<object id="lgssm"></object>

  • <span id="lgssm"><video id="lgssm"></video></span>
  • <delect id="lgssm"></delect>

    <thead id="lgssm"></thead>
    當前位置:重慶教育后勤協會 > 經驗交流 >

    研究實踐綠色低碳大學建設的“節”、“減”之道

      

    摘要:開展節能減排、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校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本文通過總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節能減排工作,綜合分析所取得的效益,得出高校節能減排工作的一些體會,并進而提出高校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下一步建議。

    關鍵詞:節能減排 綠色 低碳 節約型校園

        一、高校節能減排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開展節能減排、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校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規劃綱要》中也提出“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在中央17個部門聯合舉辦的“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啟動儀式上指出“努力讓節能減排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讓節能知識走進課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深入推行節能減排工作,既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能源緊張等諸多問題的迫切需要,又是每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高等院校更應“率先師表”,不遺余力的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并通過實踐教育、環境教育、管理教育等途徑擔負起自身的歷史責任。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家的號召,高度重視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校園建設工作,緊緊圍繞“節能減排、綠色校園、低碳校園建設”這一主題,以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電、節水、節氣、節能、減排等工程項目為重點,積極探索綠色校園、低碳校園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

    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節能減排工作特點

    2004年以來,我校各部門通力配合,先后實施了22個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校園建設項目:建立了中水處理站、雨水收集、污水處理等一系列的水資源收集和處理項目,對校園內水資源進行了充分的循環利用,實行洗澡用水和飲用開水的智能化管理措施,在節約用水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采取了改造供暖管網水平衡調控系統、回收鍋爐煙氣余熱、利用太陽能燒開水和加熱浴室洗浴用水等節氣措施;全面開展科學用電節約用電,實施了對配電系統進行改造等共9項節能改造;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對新圖書館實施水源熱泵供暖及制冷技術、對學校主樓外墻實施保溫節能改造、對科研樓實施地源熱泵供暖及制冷技術等新型節能減排技術,全方位打造綠色低碳校園。綜合對比其他兄弟院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節能減排工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占地小,校園面積僅516畝,建筑面積378,703平方米,在較小的校園里開展了22個節能減排項目,開展的項目多、措施多,涵蓋水、電、氣、新能源等各個領域。

    (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節能減排工作起步早、策劃早、實施早。在國務院頒發《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22號)以及教育部頒發《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教發[200519號)等文件前一年2004年,我校就已開始著手中水站一期建設項目,拉開了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序幕。

    (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節能減排工程不是由某個部門、某位領導突發奇想的主觀決定,而是學校歷屆領導根據客觀實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做出的戰略決策。因為地處北京,有用水指標限制,為解決學校用水緊張問題,我校充分利用原有地下洗煤池、沉渣池改造建設中水處理站;為解決按照國家要求供暖進行“煤改氣”后燒鍋爐支出一天能燒掉一輛桑塔納的高耗費問題,才逐項實施了供暖管網水平衡系統的分區分時供暖、煙氣余熱回收、太陽能預加熱等技術改造工程。

    (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節能減排工作在實施工程中,其教育效應、示范效益發生了質變和鏈式反應,超出了改造項目實施初期單純地經濟上的“節、減”目的,取得了綜合收益。

    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節能減排工作的效益分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采取的一系列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校園建設工作既節約了能源,又減少了常規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態平衡,取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教育示范效應等綜合效益。

    (一)經濟效益。為了準確測算我校的節能數據,20094月我校聘請專業能源審計公司對學校已經實施的10個節能減排改造項目進行了能源審計,在近年來學校學生人數、建筑面積與綠化面積增加的情況下,20116月再次特邀第三方能源審計公司對我校已經實施的22個節能項目的耗水、耗電、耗氣等實際運行數據進行評估審計,其《能源審計報告》指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年節約水資源36萬噸,年節約水費144萬元;年節約天然氣441.41萬立方米,年節約天然氣費用828.49萬元;年節約電量399.4kWh,年節約電費192.91萬元。22個項目年節約共5757.41噸標準煤,年節約費用共1240.67萬元。年減少碳排放13242.05噸。

    縱向比較,我校節能改造工程實施后節能效果大幅提高。橫向比較,據統計2010年北京各高校人均年水消耗量為30噸,天然氣為286千克標準煤,電力為84千克標準煤,我校人均年水消耗量為19.01噸,天然氣消耗量為196.11千克標準煤,電力為67.98千克標準煤,我校的人均能源

        [1]消耗量均遠遠小于北京高校能源消耗量。

    (二)社會效益。我校的綠色低碳校園建設贏得了社會的關注與認可。2007年,在國家發改委、中宣部等14個部委聯合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型主題宣傳活動”中,我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先進試點高校之一;2008年,被北京市確定為“節約型學校”建設優秀高校;2010年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管理分會全國高校節能聯盟評為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200912月,《教育部簡報》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綠色校園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題,對我校綠色校園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20103月,《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題為《對外經貿大學節能減排“減”出個綠色校園》的報道;20104月,《南方周末》以《大學也低碳》為題,報道了我校低碳減排工作情況。我校也多次接待前來參觀的兄弟院校同仁和國外來賓。(三)教育效應。我校的節能減排工作也注重育人的功能,特別重視對在校師生節能、環保意識的培養。例如在新能源利用上安裝一部分太陽能路燈、風能發電等設備,雖然這些新技術的投入成本高、經濟效益有限,但是在育人方面發揮了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同時,我校定期開展節能減排校園行動主題教育活動,在新生入學教育環節中堅持節能減排宣傳教育,使綠色低碳的概念滲透到學生生活與學習中。另外,一些學生社團也積極宣傳并開展豐富多彩的倡導綠色低碳的主題活動。我校的綠色協會開展“低碳總動員”環保寢室評比、“為世界添綠”植樹、廢舊紙換再生紙綠色兌換、組織學生參觀中水站和供暖總控制室等活動,并承辦北京市“再生資源回收日”進校園宣傳啟動儀式,通過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活動向在校師生宣傳“綠色、環

    保、節能”的理念。關注環保,建設低碳、綠色校園,已逐步在貿大學子中形成共識。當具有節能減排理念的學生畢業后走出校園,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將低碳環保的先進生活理念推廣到社會中,一定會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力量。

    四、高校節能減排工作的一些體會

    根據近幾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實踐,我們整理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節能減排是高等院校應盡的社會責任,是關系到子孫后代、利國利民的大事,抓好節能減排,建設綠色校園、低碳校園是我們高校必須堅持的道路和方向。

    (二)節能減排是全員性的工程,應體現“全園覆蓋,全員參與”,不能只是一、兩個部門來完成,后勤、基建、財務、資產、學工、教務等各部門、各學院都必須通力合作。

    (三)節能減排必須考慮其“外延性”,不僅要測算現階段的經濟效益,還要把目前的效益與長遠的效益結合起來,綜合考慮長期的社會效益、教育示范效應。

    (四)節能減排要找準項目,在選擇節能技術改造措施上要充分調研,因校制宜地做好可行性論證,將前期的功課做足了再決策。

    (五)根據高校推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實際需要,還應積極爭取教育部和財政部等上級部門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

    五、高校節能減排工作下一步發展的建議

    目前各高校已經實施的節能減排項目上普遍存在投入大、見效慢、投資成本回收周期長甚至入不敷出的現象,有“節能不節錢”、“節氣不節電”的說法,針對上述情況,各高校在節能減排工作投入上存在不同意見,下一步高校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高校應堅持倡導綠色校園理念,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大學校園建設,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推進低碳校園行動計劃,積極探索新的節能減排技術應用。

    其次,在硬件上引進新技術的同時必須保證后期管理的軟實力不能脫節,逐步建立健全學校節能監控體系的各項指標,健全獎懲制度,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等管理制度;在加強內部管理與培訓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師生員工的節能宣傳教育與引導,多從能源使用“人”身上挖掘節能潛力。

    再次,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如果每所學校都建立自己的水處理、供暖系統、供電設施,一是難以形成較大的規模效應,二是會導致區域內重復投資,浪費國家資源。如果條件允許,相鄰院校的節能減排項目可以選擇由校內自建轉向區域共建的更優思路,最大效率地發揮節能減排的投資效益。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自信,只要大家不斷努力,建設節能環保、低碳排放、“宜教、宜學、宜研、宜居”的綠色低碳大學一定能夠實現。

    關鍵詞: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_99久久免费国产香蕉麻豆_野草社区在线高清视频_95sao国产在线观看

      <object id="lgssm"></object>
      
      
    • <span id="lgssm"><video id="lgssm"></video></span>
    • <delect id="lgssm"></delect>

      <thead id="lgssm"></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