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教育后勤協會 官方網站歡迎您!
點評一號文件:“農校對接”是農產品直銷的好形式
2010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發展農業會展經濟,支持農產品營銷。全面推進雙百市場工程和農超對接,重點扶持農產品生產基地與大型連鎖超市、學校及大企業等產銷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 在統籌城鄉發展中,我們要用好“農校對接”的方式,扶持農產品直銷,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協調農民“菜園子”與高校“菜籃子”之間的供求平衡。 “農校對接”的必要性。 開展“農校對接”活動,扶持農產品直銷,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可以減少農產品采購的中間環節,使高校食堂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學生食堂的采購成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對做好學生食堂工作,促進高校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們的高校學生有3000萬人。如果高校食堂做好農產品的直接采購,搞好農產品的產銷對接,那對于高校學生伙食改善,搞好學校后勤工作是大有益處的。二是可以減少農產品的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的流通成本,促進農產品的流通。長期以來,我們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存在著“賣”難問題,農民往往是增產不增收。做好農產品生產基地與學校的對接,就能使農民進行訂單式生產,提升農民標準化種植水平,促進農民增收。三是可以幫助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讓高校學生吃得放心,讓學生家長看得舒心,也讓“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人心”。 “農校對接”的有利條件。 開展“農校對接”,扶持農產品直銷,也具備了一些條件。首先,現在我們已經有成千上萬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銷售農產品。他們實踐“農超對接”(農產品銷售與大型超市直接掛鉤)的經驗表明,超市采購成本降低了10%。如果這樣做的話,學校食堂采購成本下降是不成問題的。其次,教育部、農業部和商業部等三部門已經聯合在2009年11月發了通知,正在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慶和陜西等七省市進行試點,推動“農校對接”活動的開展。湖南省的試點表明,“農校對接”后,高校食堂成本降低了40%。第三,高校學生作為較大的消費群體,這是農產品直銷的大市場。高校后勤戰線對高校食堂進行農產品采購,開展“農校對接”,有很高的積極性,很強的責任心。最近,教育部規劃司專門組織召開了“農校對接”工作研討會,征求各方面的意見,以促進這項工作的開展。這是對學生食品安全負責,是對學校食堂價格負責,也是對農民持續增收負責。 “農校對接”要借鑒國際經驗。 開展“農校對接”,扶持農產品直銷,是有國際經驗可借鑒的。這個國際經驗就是連鎖經營。目前世界市場貿易方式呈多元化的趨勢。包銷、代理、零售、國際博覽、國際商品拍賣、補償貿易、租賃貿易、連鎖經營等層出不窮。連鎖經營,上世紀60年代產生于美國。其競爭力的奧秘就在于“直銷”,即統一采購、統一倉儲管理、統一配送。它減少了中間環節,做到了物美價廉。如果我們的農產品真正做到了“直銷”,那就離國際水準不算太遠了。 “農校對接”的有關措施。 開展“農校對接”,扶持農產品直銷,要有具體措施。一要增強進入高校鮮活農產品配送能力,建立與高校需求相適應的物流配送體系。二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盡快建立公開的電子信息采購平臺。三要擴大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采購農產品的規模,廣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安全可靠的農產品。四要加強農產品冷藏設施建設,加大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設施的投入。 開展“農校對接”,扶持農產品直銷,關鍵要有政策保障。一是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按工業用地對待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用地的政策。提倡地方政府安排相應資金,重點扶持發展農產品冷鏈系統建設,支持鮮活農產品“農校對接”經營。二要拓寬投融資渠道。通過政策杠桿,引導社會資金加大鮮活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協調金融機構對鮮活農產品“農校對接”予以信貸支持。對相關項目申請貸款提供技術指導。三要建立鮮活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農產品銷售一頭連著農民增收,一頭連著百姓餐桌。要鼓勵農民進城建立農產品直銷點,讓高校與農產品產地“直接對接”。這樣既能增加農民收入,也能建立起農產品產地直銷高校的供應鏈。 “農校對接”合作社大有可為 近期,教育部、農業部、商務部等部委發文通知,決定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慶、陜西等七省市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自2009年起開展鮮活農產品基地直供高等學校食堂(簡稱“農校對接”)試點工作。從年初的“農超對接”,到年末的“農校對接”,“對接”成為了貫穿2009年農產品流通領域的熱門關鍵詞。 與以往農產品流通方式相比,通過實施“農校對接”,可以減少農產品采購的中間環節,降低學校食堂采購成本,對于做好學生食堂工作,保障學校食品安全意義重大。而“農超對接”則是發展農產品從基地到超市的直接流通方式,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農產品質量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哪種對接,都要盡可能減少農產品產地、采購地和以學校、超市為代表的消費終端之間的交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從而讓生產者賣得高興,消費者買得滿意。 當前各種對接中,都突出強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與同樣作為對接重要主體的農業龍頭企業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戶自己的企業,代表農戶的利益,更容易吸納農戶參與生產購銷,在與龍頭企業對接中實現共贏,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在建立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大有可為。 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與學校、超市等對接,簽訂供貨協議,可以解決眾多分散農戶難以與市場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的困境,有利于發展訂單農業,穩定農產品銷售渠道,銜接農產品產銷信息,使農戶能夠專心致力于農產品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戶給予技術指導,提供統一的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實行標準化、規;a,并對生產進行全程監管,提高種養殖技術水平,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增強了合作社食品安全和品牌意識。同時學校和超市也獲得了數量穩定、質量可靠、衛生安全的農產品貨源,促進了農產品銷售。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學校、超市等簽訂購銷契約,形成利益共同體,有利于將終端銷售環節的信息傳遞和反饋到生產環節,農戶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可有效降低市場風險,實現產銷均衡、供給平穩。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學校、超市等的對接,有利于形成共贏的農產品產銷關系,雙方可以發展成為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在農產品產銷對接過程中,盡管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總體規模還不是很大,信息化管理水平還不是很高,合作社自主品牌創建意識還不是很強,但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促進農民增收,建立可追溯源頭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規模和速度,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等方面意義重大。我們相信,進一步發展壯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定會在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